|
|
|||||||||||||||||
|
編者按:4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指出,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中國美協藝委會在近期組織開展理論研究、學術討論、展覽交流、惠民活動等工作中,認真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與時俱進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學術引領作用?,F推出“中國美協藝委會在行動”系列報道專題,共饗文藝思想與美術成果。
“延展與回望”第四、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學術展研討會綜述
2021年5月30日,“延展與回望”第四、五屆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學術展研討會在青島蘊美術館召開。
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主任龐茂琨,中國美協副主席閆平,中國美協油畫藝委會原副主任王勝利,副主任何紅舟、張路江、邵亞川、賀丹,副主任兼秘書長徐青峰,委員于小冬、及云輝、馬剛、王力克、王建國、王琨、劉商英、李江峰、何軍、張杰、趙培智、鐘飚、顧黎明、殷雄、常青、董從民、管樸學、熊禮斌,原委員馬路、買買提·艾依提、孫向陽、陳世寧、駱根興、俞曉夫,原委員鄭藝夫人徐虹,原山東省美協主席楊松林,山東油畫學會會長陳國力,以及山東省16地市的公立美術館代表等出席了研討會,研討會由徐青峰主持。
與會者圍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清華大學關于美術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油畫家應如何擔當作為,油畫藝委會的學術方向、活動方式、青年美術家培養,以及本屆油畫藝委會如何做好屆期內的工作等展開討論,兩屆委員代表積極建言,為中國油畫和油畫藝委會的發展出謀劃策。
龐茂琨表示,中國美協新一屆油畫藝委會已經成立半年,本次研討旨在共同梳理藝委會的發展歷程,思考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未來的作為與責任。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在第二個一百年開局之年,要深入思考如何在文化大發展的背景下,秉承油畫前輩們的理想宏愿,謹記初心,砥礪前行,進一步發揮油畫藝委會在中國油畫乃至藝術界的學術作用,充分展現社會美育的職責與擔當,精深創作,出精品出力作,以優異的成績來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的講話為我們指引了前進的方向,要發揮美術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術元素、藝術元素應用到城鄉規劃建設中,增強城鄉審美韻味、文化品位,把美術成果更好服務于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今天,油畫百年丹青如何在新時代下繼往開來,如何在更為廣闊的文化意義層面上,站在國際化寬廣的維度上,探索中國油畫語言具有民族性的藝術探索與個性化表達,實現油畫藝術在當下真正多元的發展與呈現,真正滿足人民群眾的高品質生活需求,提升全社會審美品味,每位油畫人都應慎思踐行,體現責任擔當。
張路江表示,每一屆油畫藝委會都根據時代的語境,提出不同的探索主題,但都是圍繞精神與品格兩大方向去展開的。關于藝術本體語言和時代品格的研究應該是藝委會的學術探索方向。張路江建議“魅力”與“鄉愁”可以成為本屆藝委會展覽的課題參考,在今后的展覽組織實施上所有委員應該群策群力,共同努力。
邵亞川表示,作為藝委會委員既是中國美協對我們的一種認可,又是一份責任,必須要有擔當與奉獻精神。油畫藝委會的各項工作都是事無巨細的,需要組織者付出極大的耐心與細心。兩屆油畫藝委會成員在一起舉辦本次展覽,是隊伍的接力與傳承,委員應該去了解藝委會的學術脈絡,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
王琨建議,藝委會委員可以考慮每年做一次年展,針對委員不同風格也可以分單元、分課題來做學術研究與交流活動。這樣既可以促進各位委員進行新的創作,也可以對創作進行更深入的探索。
何紅舟認為,隨著國家近幾年對藝術事業的重視,藝委會開展的活動可以爭取國家藝術基金、國家重大題材美術創作的政策支持。各地方與各美術館都可以與藝委會合作,整合各方資源,為藝委會工作開展提供條件。藝委會可以開展油畫專題研究,將人才培養與國際交流相結合。
賀丹提出,油畫藝委會需要一個長期且專業的宣傳平臺來做宣傳展示。油畫藝委會可以組織類似于“千里之行:中國重點美術院校畢業生優秀作品展”項目,關注年輕人的成長,在畢業展中通過發揮藝委會的作用,推出更多優秀的年輕人。
王勝利表示,油畫藝委會從成立到現在經歷了不同時代,每一屆藝委會都賦予了它不同的時代內涵,在學界始終秉持著學術探索與交流的原則向前發展。各屆藝委會篳路藍縷、開山拓土,在每個時期都為中國油畫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在學術界已樹立了自己的形象。
楊松林認為,在中國發展油畫,有如在中華民族的搖籃里抱來了一個由希臘神話世界誕生的藝術之子,出乎意料的是,他竟因吮吸了中華大地的甘美乳汁而茁壯成長起來。面向未來,我們仍要以冷靜的自省精神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站在世界的、歷史的、當代的宏觀視野上來認識和判斷,在認識世界中認識自已。
俞曉夫表示,每一位油畫藝委會委員都應該自覺的去承擔責任,整合大家的資源,打開工作思路。藝委會展覽分“具象、意象、抽象”辦展的思路是十分正確的,期待第五屆中國油畫展推出最能代表作者能力的作品。
孫向陽提到,這次委員作品展是以畫會友的良好平臺,大家可以相互交流學習。他介紹了部隊系統改制的變化,但每個人都在積極努力的創作。
買買提·艾依提介紹新疆地區在解放以前是沒有油畫藝術的,從楊鳴山等第一代藝術家的努力,到自己是第二代,油畫藝術已在新疆生根、發芽、成長,并在過去十余年通過《新疆油畫》雜志宣傳介紹油畫藝術。新疆適合油畫創作,包括司徒喬、靳尚誼、全山石等在內的全國各地知名藝術家幾乎都到過新疆采風。以前在新疆舉辦展覽,是藝術家用作品換取贊助支持,現今,新疆美術館已建成使用,有了承接全國性展覽的條件,希望藝委會能將全國的展覽引入到新疆,并希望各位委員和廣大藝術家關注新疆美術發展,多提供展覽交流機會。
趙培智提議,藝委會應利用圖片文字的形式,制作藝委會發展歷程的畫冊,或者在舉辦展覽時開辟專門的展柜,既可以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藝委會的歷史脈絡,又是對我們工作的一種梳理,自己會盡職努力為藝委會做事情。
何軍提議現在正值各高校畢業季,從畢業展發現一批年輕的藝術家,他們有的作品非常優秀,具備參加全國美展的水平,雖然表現手法可能稍顯稚嫩,但是他們身上的活力與創造力,是應當予以重視的,藝委會應挖掘這些人的潛力,對后起年輕力量進行激勵。
最后,龐茂琨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油畫藝委會需要學術發展脈絡的梳理,并進行相應的宣傳與展示。各項展覽可以分批做,每兩到三年做一次大展。油畫藝術是西方的舶來品,我們既要認識了解、傳承延續西方油畫中的傳統,也應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思考如何去創新發展,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我們應該站在國際化的平臺上,審視現在油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本土性、創新性、國際性、多元性應該是當下時代語境中思考的方向。
供稿/油畫藝委會
攝影/蘊美術館
審校/藝委會工作處
|